概念心理表征的研究
韩世辉/张逸凡
来源:《心理科学进展》(京)2012年05期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系学术委员会主任。《Social Cognitive Affective Neuroscience》、《Social Neuroscience》和《心理学报》副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等五家学术期刊编委。三十余个国际学术期刊审稿人,六家国际科学基金会评审人。主持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从事社会神经科学研究,目前在Nature Review Neuroscience, Brai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Psychological Science等学术刊物上以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并被国际同行多次引用。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4年获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6年获中国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内容提要】 人类自我概念的心理表征在心理学和哲学中有深入的研究,跨文化心理学研究揭示了东西方文化自我概念的结构差异。近年来神经科学借助脑功能成像开始研究自我相关信息加工过程的神经机制,并探讨是否存在文化特异的自我概念的认知神经表征。跨文化神经成像研究表明自我概念在知觉水平和特征表征方面都存在文化差异,本文综述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跨文化和文化启动神经成像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理解自我概念表征文化差异背后的神经机制。这些研究推动了文化神经科学的发展。
【关 键 词】文化自我脑成像文化神经科学
自我概念是否存在及其心理表征的机制一直是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自我是什么?自我在人类大脑中是如何表征的?有趣的是,东西方文化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极为不同。在西方文化中,一些哲学家强调独立于社会情境的自我认同,而东亚文化下的哲学家则持另一种观点,他们更注重自我与他人的所起的作用(Zhu & Han, 2008)。西方文化中的自我——一个与他人界限分明,相互独立的行动主体——在社会组群间或环境间的迁移不发生明显改变。而东亚文化则认为自我则是与社会相连的,流动性的,情境化的,只能从与他人间的关系得到理解(Nisbett, 2003)。自我哲学观的文化差异对于旨在探究人类社会行为及其心理过程的心理学研究具有重大的影响。
Markus和Kitayama(1991, 2010)提出了一个广为人知的关于文化与自我概念的理论模型,极大地推动了研究由寻找普遍法则转变到探索文化多样性。他们认为强调自我认同的西方文化观促使产生“独立型自我”,这种自我具有自我倾注的特点,对自己的注意多过他人(包括亲密他人,如母亲)。相比之下,东亚文化对基本社会联结的重视则更易产生“互依型自我”,此类自我对重要他人的信息更为敏感,同样关注自我与亲密他人。此外,不同自我概念对涉及自我的一切认知加工过程都会产生影响(Markus & Kitayama, 2003)。Markus和Kitayama的理论不仅推动了考察不同文化中认知差异的行为研究,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脑成像研究来探索社会认知(如自我概念表征)神经机制存在的文化差异(Zhu et al., 2007; Han et al., 2008, 2010, 2011; Sui & Han, 2007; Sui, Liu, & Han, 2009; Heatherton et al., 2006; Wang et al., 2012; Chiao et al., 2009, 2010)。这些脑成像研究结果进而促使了一门新学科——文化神经科学的产生(Chiao & Ambady, 2007; Han & Northoff, 2008)。
本文回顾了文化神经科学对自我加工过程的两个主要研究部分。自我面孔识别代表了知觉领域中的自我加工过程。对自我特质的则涉及心智领域中的自我信息加工。对自我面孔识别和自我特质回忆的跨文化比较中既有行为研究,又有脑成像研究。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了解人脑实现自我表征的方式,以及个人文化经验对这种表征方式的影响。